第139章 平南之战(二)-《重生隋末定江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九江郡位于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之地,而这里也是来济与西隋大军隔江相望之地,在这里停泊着数百艘的战船,其中一艘巨大的主船上,占满了来济的亲兵侍卫。

    在一间光线明亮的传舱内,来济和张荣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张荣是张谦的贴身仆人,张氏被灭之后,他侥幸逃过一劫,听说张谦还活着,于是又来到了张谦的身旁,张家和来家是世交,所以张谦派张荣前来。

    张荣拿出一封信件,递给了过去,来济接过信件,仔细的看了起来,“吾弟来济,见信如故,自乱世起,兄与弟相隔万里,今闻弟重振乃父之志,深感欣慰,今有一言,望弟听之。自武帝东征高丽以来,天下纷争,群雄割据,社稷累卵之危,生灵有倒悬之急,我朝大都督王平,平定关中,收服巴蜀,百姓倾心,四方仰德,今弟有大才,统领大军,今我大隋带甲百万,良将千员,弟何不上承天意,下顺百姓,归我大隋,兄定保弟不失封侯之位,望弟斟酌,兄盼与弟早日相见。”

    “来将军还不了解萧铣此人吗?心胸狭窄。猜忌之心极重,当年董景珍在军中极为有威望,他不能容,命张绣杀之,眼看张绣功高。他又转头杀张绣,今日将军掌握军权。功高震主,以他猜忌的性格,他能容忍将军吗?”

    来济低头不语,半响叹息道:“我曾祖是梁臣,我父亲也是梁晨,我继承祖业,效忠梁朝,就是希望能再建梁国,萧铣虽心胸狭窄,但他也是有雄心抱负的枭雄,且待我不薄,他应该明白我现是在大梁柱石,不会轻易动我,现在梁朝艰难复苏,正是我竭心报效之时,请转告王大都督,我来济感谢他的一番好意。”

    张荣再三劝说,来济只是摇头不肯,心中万般无奈,只得起身告辞了,当走到门口之时,张荣淡淡的说道:“如果萧铣死了,来将军还要抱着梁国这棵无主之树,沉入鄱阳湖吗?”说完,张荣在几名护卫的护送下,登上了小船,在黑夜中摇摇晃晃的离开了。

    听闻张荣的话,来济愣住了,这个时候他的心腹大将高林走了过来,高林跟随其父亲来护儿南征北战,现在又跟随来济,是有名的水军大将。

    “高将军,张荣走之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?”来济疑惑的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