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6-奉天殿的火-《大明:从洪武末年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众人齐心灭火下,奉天殿的火势终于慢慢变小,等到随着最后一朵火苗被扑灭,许多人都累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而甄武等人却第一时间冲进了奉天殿。

    可满目苍凉下,哪还有一个活人。

    甄武心灰意冷的走出了奉天殿,让手下的人去整理奉天殿的遗骸,不一会儿,一具具被烧成焦炭,不辩容颜的尸身被抬了出来。

    张玉叹了口气,去寻了一些宫里的老人,让其上前辨认。

    等那些宫中老人辨认了半响后。

    最终选出了一个身形与朱允炆极为相似的人,怀疑是当今圣上。

    甄武等众人看着这具尸身,久久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内五龙桥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甄武等人回头看去,原来是朱棣发现火起匆匆赶至此处。

    朱棣来到近前,他一下马,目光就看向了甄武等人。

    甄武等人面容沉重的冲着朱棣齐齐的跪了下来,而甄武更是悲痛的高声道:“卑职罪该万死,宫中起火,卑职等人救驾不利,害皇上…害皇上陷于火海之中,现已无生机。”

    朱棣大惊,面容悲痛。

    他沉声问道:“宫中为何火起?”

    “还在调查,不能定论,不过…”

    甄武抬头看了一眼朱棣,说道:“不过有可能是天干物燥,宫中不慎起火的。”

    “放屁。”

    朱棣冷冷的呵斥:“去他娘的天干物燥,给我查,这个事必须给我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甄武领命。

    朱棣这时才看向那具烧焦的尸体,他突然干嚎了两声,三两步扑到了尸体上,悲呛道:“我的乖侄儿啊,你为何不等等四叔啊,四叔已经来救你了,四叔已经来了,你起来看看四叔啊。”

    场中不少人听着朱棣的哭诉,不知道为何莫名的也有些伤感。

    甄武忍不住偷偷的望了望天。

    他知道朱棣这番话,便是把这件事彻底的定性了。

    哪怕有些人竭尽全力的想要拨开浓雾,去探查真相,可得到的真相便会是真实的吗?想必真正隐秘的事情,只会永远的存在一些人的心中,千万年不会展露。

    等到朱棣好生哭了一阵后,这才被甄武等人劝住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朱棣也不再说什么怕惊扰天子不肯进城的话了,直接出了皇宫,寻了个驿站当做行宫住了下来。

    可整个京师却乱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死了。

    这让依旧存着效忠朱允炆的不少人懵了。

    而此刻一所宅院里,几个文臣正在此地长吁短叹,这群人官职看着都不高,全是什么给事中,侍召,知县等小官,不过这些人在他们圈子里却也全都是小有才名之人。

    细细数来,总归七人。

    这七人分别名唤:杨士奇、解缙、胡广、金幼孜、黄淮、胡俨、周是修。

    这几人正激烈讨论着大义和忠节。

    唯一人沉默无语。

    一直过了良久,周是修才听出了其他几人的意思,他轻笑一声道:“诸位所言我大概是听懂了,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之前你我众人相约同死共赴国难之言作罢?”

    杨士奇等人脸色一时间都有些难看。

    解缙开口道:“我等苦学不易,如今皇上驾崩,你我何必再言忠义,更何况燕王亦是皇家子弟,我等为天下万民计,也该一展胸中抱负,才不负这身才学啊。”

    周是修没有说话,只是直直的看着解缙。

    一直把解缙看的尴尬,杨士奇不得不出来打圆场,周是修才把目光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之后周是修再未发一言,哪怕是等到这群好友要散时,相约明日去见燕王,周是修也依旧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杨士奇等人心情皆动荡,谁也未曾注意到,或者说哪怕注意到了,谁也不愿意点破周是修的异样。

    随后他们各自散去回家。

    而周是修回到家中后,想了良久,还是写了一封书信留给好友,然后他穿戴整齐,去往了应天府学,等到他拜别了先师后,坦然的来到尊经阁自缢而亡。

    他觉得有些东西需要坚持。

    而他的坚持。

    亦可鞭策他那群背信的好友,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,哪怕为了他们的良心,也要苦做良臣,为天下万民而肝脑涂地。

    求良臣若不成良臣。

    不若如他一般,求忠义即得忠义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流逝,日暮西落,暖黄的橘色夕阳透过窗,照射道了尊经阁中,周有修的倒影落在经书中,相交辉映。

    这一日,京师之中上演着各色各样的故事,有暗怀激动,把今日当做人生的转折点来看待的,亦有悲痛万分的,把今日当做世界末日一般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